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
详细内容
2013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(上)
来源:荆楚网发布时间:2013年01月24日作者:

化危为机 弯道超越

——省长王国生政府工作报告摘要(上)

  五年回顾

  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战略机遇,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,胜利实现“十一五”规划,顺利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,开创了科学发展、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。

  着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,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。

  ●生产总值先后跨上1万亿元、2万亿元两个大台阶,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9位,进入第一方阵,年均增长13.4%,高于全国4.1个百分点;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.7%。投资、消费等7大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翻番。

  着力完善战略体系,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。

  ●坚持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总目标,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。

  ●“两圈一带”发展提速,“一主两副”带动明显。武汉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,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地位继续提高。襄阳、宜昌发展明显加快,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.1个百分点。黄冈、荆州、孝感、荆门、黄石等一批城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。十堰、鄂州、咸宁、随州、恩施、仙桃、潜江、天门、神农架发展亮点纷呈,赶超态势强劲。

  ●县域经济占比达56.7%,提高6.6个百分点。

  ●大别山、武陵山、秦巴山、幕阜山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中央肯定。

  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,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。

  ●现代农业加速发展。粮食产量五年增加51.4亿斤,襄阳跻身百亿斤产粮大市,淡水产品、油菜籽产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;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0.8:1提高到2:1。

  ●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。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由3个增加到11个,过百亿元的企业由 11家增加到23家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%以上。

  ●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。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,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9位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%以上,外资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数量居中部第一。文化产品出口居全国第4位。建筑业综合实力居中部第一。

  ●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50.9%,提高5.9个百分点。

  ●“两型”社会建设全面推进。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,循环经济稳步发展,低碳试点扎实开展,“十一五”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。主要河流、湖库水质稳中有升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.4%。

  着力增强创新能力,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。

  ●东湖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由3家增加到11家,高新技术企业由500家增加到1570家。

  ●全省获得专利授权24475件,增长2.7倍,发明专利居全国第8位。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,我省共有35项成果获奖,居全国第4位。湖北两院院士(61人)、入选国家“千人计划”和“外专千人计划”人数居全国前列。

  ●武汉城市圈“两型”试点多项改革影响全国。率先在全国省域范围内实行绿色电力调度制度。与116个国家部委单位签订部省合作协议和备忘录。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。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成功启动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。国有文艺院团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。

  ●湖北成为外商投资的热选之地。在湖北投资兴业的境外全球500强企业达到105家,居中部第一。

  ●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业务量居全国前列,东湖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,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20余条,天河机场正在向全国重要的门户枢纽机场迈进。

  ●联合湖南、江西等省共同推动,使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。

  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。

  ●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14586亿元,建设一大批事关湖北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。

  ●“四纵四横一环”高速公路网和“四纵三横”铁路网基本形成,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。高铁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。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。天河机场三期、神农架机场、武当山机场相继启动建设。武汉新港成为长江中游首个亿吨大港。

  ●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建成。荆江大堤、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开工建设,防洪保安能力大幅提升。

  ●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,城镇化率达到53.5%,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。

  ●五年共解决2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温饱和脱贫问题。“616”对口支援工程取得新进展。投入267亿元开展国土整治1267万亩。集中解决17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,新建通村沥青(水泥)路8.2万公里,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190多万户,改造农村危房31.36万户,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。

  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,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。

  ●全省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.3%,提高10.7个百分点。

  ●全省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16.2%。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。

  ●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,人均期望寿命75.86岁。

  ●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52万人,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1100万人。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.7%和 14.5%,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。

  ●初步构筑起覆盖城乡的立体社保网。五项保险参保人数4645万人次,增加2391万人次。

  ●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2万套,竣工51.5万套。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。

  着力促进社会和谐,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。

  ●五年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、批评和意见2607件,省政协委员提案3154件;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制定或修订地方性法规议案43件。出台省政府规章45件,修改或废止省政府规章80件,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4197件。

  ●加快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社会管理格局,武汉百步亭社区管理、宜昌网格化管理成为全国先进典型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涌现一批新时代的英雄群体和模范人物,形成“湖北群星现象”。

  ●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、第一届湖北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,兴建琴台文化艺术中心、省图书馆新馆、省科技馆、省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工程。在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中共获世界冠军28项次。

  着力加快政府改革和建设步伐,执政能力有了新提升。

  ●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。着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。创新政务公开方式,完善“一站式”服务机制。推进“四减五制三集中”改革,取消和调整72.7%的审批事项。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省、市、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。

  ●连续三年开展“三万”活动,成为群众工作和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品牌。

  ●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。支援新疆、支援西藏、支援四川汉源震后重建取得积极成效。国防工业、人民防空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、招投标管理、妇女儿童事业、残疾人事业、科协、侨联、统计、保密、档案、测绘、气象、地震、消防、参事、文史、方志、机关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。

 

  相关数据

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3亿元 增长19.4%

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52亿元 增长14.6%

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97亿元 增长16%

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04亿元 增长27.6%

  生产总值实现2.22万亿元 增长11.3%

  消费总额居全国第7位

  过千亿元的产业达到11个

  粮食“九连增”增产超过10亿斤

  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城市由5个增加到8个

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0840元,增长13.4%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52元,增长13.8%,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全国、快于经济增速,农民收入增幅快于城镇居民收入;城镇新增就业近80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3.83%;物价涨幅为2.9%,比上年下降2.9个百分点。

  珍贵经验

  过去的五年是艰辛探索的五年,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发展最好最快、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。

  这五年坚定的发展思路是抢抓机遇、跨越赶超。这五年强劲的发展动力是解放思想、改革开放。这五年根本的发展方法是统筹兼顾、应急谋远。这五年显著的发展特征是凝神聚力、真抓实干。